从韩寒的自辩谈什么是好的文学语言
1月10日上海青年报载,韩寒博客文章被中学试卷定为病句改错考试题。韩寒否认指责,认为纠错是侵权,更称“跟着语文书学,连好文章都看不懂了”而有老师则担心,那么多人学韩寒,会“流毒扩散”

尽管韩寒现在头上顶着所谓作家的光环,也很出过几本书,算得上是名人了,但笔者并不想评论他的作品,因为在笔者看来,至少在文学方面,他仍然是个门外汉。他就象一个什么都不懂却神气十足的被父母宠坏了的小孩,到处大放厥词——那也由他去“无知者无畏”这句话需要象他似的人做注脚。

笔者在此只想借反驳韩寒无知的自辩的机会,谈谈好的文学语言究竟应该是什么样。“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主要策划者,韩寒的发现人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萌芽杂志主编赵长天先生认为韩寒博客中那种显而易见的语法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中学里学习的语言和文学语言是两码事”“两种语言所承担的任务不同,所以就‘很难说对和错’”显然,他在为韩寒的错误辩护,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他其实是在为自己辩护——谁都不愿意自己发现的“宝贝”被人说成是一钱不值。戴上“文学语言”的帽子真的可以让语法错误的句子发出金光么?我看未必。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必须得遵从最基本的语言规范,虽然文学语言可能比其他书面语言更灵活,但也仍然是“戴着镣铐跳舞”不会出离语法规范太远,而以写不通的病句或罗里罗嗦的句子为荣的。因此,任凭韩寒或他的辩护人怎么说“红肿处艳若桃李,溃烂处甘如醴酪”即使没人出来戳穿他们“皇帝的新装”恐怕也会在心底暗笑他们的那副阿q嘴脸罢。

那么,什么样的语言才是好的文学语言呢?笔者认为,语言是通过遮蔽自身而凸显自身的,好的语言是一种“缺席的在场”它往往使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而是不自觉地直接进入它背后的意义世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里说:“写景则如在目前,写情则沁人心脾,叙事则如其口出。”能达到这种效果的语言便是好的文学语言。

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古人往往称好的语言为有“文采”可什么叫“文采”呢?许慎说文曰:“文,错画也。”周易•系辞下曰:“物相杂,故曰文”采是多色的丝织品,如晁错论贵粟疏:“衣必文采,食必梁肉。”后引申为彩色,如孟子•梁惠王上:“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显而易见“文采”是具有不同色泽、质地、意义、功能(杂与多)的文字的融汇而成的统一体;就像作曲家将不同的声乐符号组合成一篇优美的具有一定的旋律与节奏的乐曲,文字的组合也有一定的旋律与节奏。从表面上来看,文字的旋律与节奏来自己于“文字本身”即字、词、句的锤炼,其实不然,因为看似优美的字、词、句未必能组合成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文采并不等于优美词语的堆砌,裁缝师傅的碎布,花花绿绿的一堆,似乎很美,却只能用来做拖把。真正的文采是情感与思想的有机融合,是情感与思想的交响乐,是它的旋律与节奏。古人写作文讲究“炼词、炼句、炼意”炼词、炼句固然重要,却算不得文采之大乘,炼意才是文采的精髓与旨归。孔子曰:“辞达而己矣。”祖咏谈写诗时说“意尽而止”苏轼自评文中说:“吾文如万斛泉渊,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汨汨,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答谢民师书又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可见“辞达”、“意尽而止”、“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乃文采之化境,若斤斤于字、词、句的锤炼,则难免堕入恶趣。佛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见真如来。仅仅在字、词、句上求“文采”是缘木求鱼,走入了邪道呀!明乎“文采”的真谛,才能去追求真正的文采,引导读者去探讨隐藏在作品背后的意义。

那么,应该怎样去追求文采呢?以余之拙见,不外“多读、善疑”四个字。庄子曰:技进乎道。只有多读书,才能为自己积累足够多的语言与思想的素材;只有善怀疑,才能不让自己的大脑成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不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各种思想所蒙蔽,才能将所学的东西给消化掉,使之成为自己血肉的一部分,而不是像镜花缘里所描述的直肠国的公民,吃什么拉什么。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文采只不过是“气”的自然流露罢了。陈子善教授说:“文字是一个整体的东西,怎么能够将它拆解八块,一块一块地去分析呢?上语文课,让学生理解文字的整体意境就可以了,非要用‘规范化’的标准去理解,这又有什么意义呢?”文字之所以是一个整体,正因为有“气”贯穿于其间,只有在这种意义上,陈子善教授说得才是正确的——他的话并不是说文学语言可以出现语病,可以不顾基本的语法规则,只不过是反对对语言进行肢解式的分析罢了。恰恰相反,语言中的病句截断了文“气”将语言肢解成了文字的碎片。他认为作家文字的风格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不能因为语文教育,而牺牲了作家的特有风格,这句话说得虽然不错,但却来得莫名其妙。我相信以陈教授的见识决不至于用这种话去替韩寒辩护。 1月10日上海青年报载,韩寒博客文章被中学试卷定为病句改错考试题。韩寒否认指责,认为纠错是侵权,更称“跟着语文书学,连好文章都看不懂了”而有老师则担心,那么多人学韩寒,会“流毒扩散”

尽管韩寒现在头上顶着所谓作家的光环,也很出过几本书,算得上是名人了,但笔者并不想评论他的作品,因为在笔者看来,至少在文学方面,他仍然是个门外汉。他就象一个什么都不懂却神气十足的被父母宠坏了的小孩,到处大放厥词——那也由他去“无知者无畏”这句话需要象他似的人做注脚。

笔者在此只想借反驳韩寒无知的自辩的机会,谈谈好的文学语言究竟应该是什么样。“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主要策划者,韩寒的发现人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萌芽杂志主编赵长天先生认为韩寒博客中那种显而易见的语法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中学里学习的语言和文学语言是两码事”“两种语言所承担的任务不同,所以就‘很难说对和错’”显然,他在为韩寒的错误辩护,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他其实是在为自己辩护——谁都不愿意自己发现的“宝贝”被人说成是一钱不值。戴上“文学语言”的帽子真的可以让语法错误的句子发出金光么?我看未必。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必须得遵从最基本的语言规范,虽然文学语言可能比其他书面语言更灵活,但也仍然是“戴着镣铐跳舞”不会出离语法规范太远,而以写不通的病句或罗里罗嗦的句子为荣的。因此,任凭韩寒或他的辩护人怎么说“红肿处艳若桃李,溃烂处甘如醴酪”即使没人出来戳穿他们“皇帝的新装”恐怕也会在心底暗笑他们的那副阿q嘴脸罢。

那么,什么样的语言才是好的文学语言呢?笔者认为,语言是通过遮蔽自身而凸显自身的,好的语言是一种“缺席的在场”它往往使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而是不自觉地直接进入它背后的意义世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里说:“写景则如在目前,写情则沁人心脾,叙事则如其口出。”能达到这种效果的语言便是好的文学语言。

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古人往往称好的语言为有“文采”可什么叫“文采”呢?许慎说文曰:“文,错画也。”周易•系辞下曰:“物相杂,故曰文”采是多色的丝织品,如晁错论贵粟疏:“衣必文采,食必梁肉。”后引申为彩色,如孟子•梁惠王上:“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显而易见“文采”是具有不同色泽、质地、意义、功能(杂与多)的文字的融汇而成的统一体;就像作曲家将不同的声乐符号组合成一篇优美的具有一定的旋律与节奏的乐曲,文字的组合也有一定的旋律与节奏。从表面上来看,文字的旋律与节奏来自己于“文字本身”即字、词、句的锤炼,其实不然,因为看似优美的字、词、句未必能组合成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文采并不等于优美词语的堆砌,裁缝师傅的碎布,花花绿绿的一堆,似乎很美,却只能用来做拖把。真正的文采是情感与思想的有机融合,是情感与思想的交响乐,是它的旋律与节奏。古人写作文讲究“炼词、炼句、炼意”炼词、炼句固然重要,却算不得文采之大乘,炼意才是文采的精髓与旨归。孔子曰:“辞达而己矣。”祖咏谈写诗时说“意尽而止”苏轼自评文中说:“吾文如万斛泉渊,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汨汨,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答谢民师书又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可见“辞达”、“意尽而止”、“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乃文采之化境,若斤斤于字、词、句的锤炼,则难免堕入恶趣。佛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见真如来。仅仅在字、词、句上求“文采”是缘木求鱼,走入了邪道呀!明乎“文采”的真谛,才能去追求真正的文采,引导读者去探讨隐藏在作品背后的意义。

那么,应该怎样去追求文采呢?以余之拙见,不外“多读、善疑”四个字。庄子曰:技进乎道。只有多读书,才能为自己积累足够多的语言与思想的素材;只有善怀疑,才能不让自己的大脑成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不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各种思想所蒙蔽,才能将所学的东西给消化掉,使之成为自己血肉的一部分,而不是像镜花缘里所描述的直肠国的公民,吃什么拉什么。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文采只不过是“气”的自然流露罢了。陈子善教授说:“文字是一个整体的东西,怎么能够将它拆解八块,一块一块地去分析呢?上语文课,让学生理解文字的整体意境就可以了,非要用‘规范化’的标准去理解,这又有什么意义呢?”文字之所以是一个整体,正因为有“气”贯穿于其间,只有在这种意义上,陈子善教授说得才是正确的——他的话并不是说文学语言可以出现语病,可以不顾基本的语法规则,只不过是反对对语言进行肢解式的分析罢了。恰恰相反,语言中的病句截断了文“气”将语言肢解成了文字的碎片。他认为作家文字的风格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不能因为语文教育,而牺牲了作家的特有风格,这句话说得虽然不错,但却来得莫名其妙。我相信以陈教授的见识决不至于用这种话去替韩寒辩护。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